欣闻法检不再行风评议/杨涛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6:05:04   浏览:996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欣闻法检不再行风评议

杨 涛


近日,中共辽宁葫芦岛市委作出决定,为维护司法权威,葫芦岛市法检两院将不再参加行风评议活动,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渠道对法检两院进行有效监督。(据《辽宁法制报》)
  首先,把法院、检察院置于党委、政府组成的行风评议领导小组下,与公安、工商、城建等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一起接受群众的民主评议,实际上就是将法检两家等同于政府的职能部门,接受政府的领导。这与宪法规定的“一府两院”的政权组织形式相悖,有违宪之嫌疑。
其次,将法院、检察院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放在一在起,接受相同标准的评议,也是不尊重司法规律的表现。行政讲究的是高效,需要的是统一、集中的领导,司法的生命在于公正,要求是独立,行政执法与司法的内容是截然不同,两者放在一起,实际就是将司法机关等同于行政机关,司法职能混同于行政职能。
最后,我们还要说的是所谓行风评议也好,行风评议领导小组也罢,都是一种临时的活动与机构。评议时也许改进了一点,评议完了,又恢复原样,这种运动式的治国方法与法治精神并不符,有多大成效,令人深思。
法院、检察院不再接受行风评议,并不等于这两家司法机关可以为所欲为,绝对的权力造成绝对的腐败,这是永恒的真理。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司法机关要接受党的政治领导,要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要接受群众的舆论监督等等。但是对法检的领导和监督、制约都要依法进行,要正常化、有序化地开展,避免以运动式地、无序地、随心所欲地进行。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tao9928@tom.co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昌市人民政府决定予以废止涉及房产管理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


南昌市人民政府决定予以废止涉及房产管理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一、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第一批)目录(1997年11月4日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发布)
  1、《南昌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费实施细则》(洪政发[1984]38号);
  2、《南昌市收取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费实施细则》(洪政发[1985]18号);
  3、《南昌市旧城区成片开发改造和开发建设的暂行规定》(洪政发[1987]13号);
  4、《南昌市推进企业产权转让的试行办法》(洪政发[1988]29号);
  5、《南昌市统一办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暂行规定》(洪政发[1988]39号);

6、《关于确保二个单项房改暂行规定实施的暂行办法》(洪政厅[1991]56号);
  7、南昌市住房制度改革方案配套实施细则之一《南昌市公有住房提租补贴实施办法》(洪政发[1993]15号);
  8、《南昌市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和推广应用实行认可管理的规定》(洪政厅[1995]38号);
  9、《南昌市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严格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的规定》(洪政厅[1995]39号)。
  二、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第二批)目录(1997年12月28日市人民政府令第62号发布)
  1、《南昌市城市房屋开发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洪政厅[1987]21号);
  2、《南昌市城镇私有房屋租赁管理暂行办法》(洪政发[1990]70号);
  3、《南昌市城镇房产纠纷仲裁办法》(市政府令第8号)。
  三、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第三批)目录(2002年1月25日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发布)

1、《南昌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洪政发[1986]1号);
  2、《南昌市商品房价格管理实施细则》(洪政发[1987]43号);
  3、《南昌市城市建设拆迁安置办法(试行)》(洪政发[1988]2号);
  4、《南昌市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暂行办法》(洪政发[1988]9号);

5、《南昌市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实施细则》(洪政厅[1988]71号);
  6、《南昌市城镇公有房屋管理暂行办法》(洪政发[1989]63号);
  7、《南昌市住宅小区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5号);
  8、《南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64号);
  9、《南昌市关于外商投资开发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若干规定》(市政府令第13号);

10、《南昌市关于外商投资开发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若干规定修正案》(市政府令第27号)。
  四、《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2003年11月25日市政府令第94号发布)
  《南昌市城市房屋装修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50号)
  五、《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南昌市港口管理办法>等4件规章的决定=(2004年8月31日市政府令第99号)
  《南昌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86号)




两要件针对信用卡犯罪的定性研究

张金阳


一、两要件犯罪构成简介及发展趋势

  将来的犯罪构成则是两个构成要件,即:法益的侵犯性(也叫客观违法性)、非难可能性(也叫主观有责性)。法益的侵犯性构成要件类似于传统犯罪构成中的犯罪客体,但包含主体。非难可能性构成要件类似于传统犯罪构成中的主观方面,包含故意、过失和自然人犯罪主体的责任能力等。两要件犯罪构成将是刑法在司法实践上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两要件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及定性标准

  两要件犯罪构成是由法益的侵犯性(也叫客观违法性)、非难可能性(也叫主观有责性)两个要件构成。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采用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在犯罪定性上只考虑客观标准,将主观标准逐出犯罪论,不再考虑犯罪嫌疑人主观标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在刑罚论里进行考虑,根据其危险性的大小在量刑时进行考虑。

(一)法益的侵犯性(也叫客观违法性)要件

1、法益的概念

  所谓法益,是指法所保护的利益。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看其行为是否侵犯了法益,而且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

2、法益侵犯性的具体内容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了实质的侵害和威胁(危险),则其行为就具有法益侵犯性(客观违法性)。行为对法益的侵犯性包括对法益的侵害性与威胁性(危险性)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的侵害性是指行为造成了法益的现实损害;威胁性是指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当行为没有现实地侵害法益,但具有侵害的危险性,也具有现实的社会危险性,所以对法益具有危险性的行为也是侵犯法益的行为。

3、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法益侵犯性的方法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侵犯法益,主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结果”是否侵犯了法益。判断行为人的“行为”和“结果”是否侵犯了法益的方法是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

4、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侵犯法益的两种方法的适用顺序

  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法益,首先用行为无价值的方法进行判断。如果行为无价值的方法判断的结果是恶的,再用结果无价值的方法进行判断。如果用行为无价值的方法进行判断,其行为是非恶的,是好的,对结果的判断也就失去了意义,不需要再用结果无价值的方法进行判断。

(二)非难可能性(也叫主观有责性)要件

  非难可能性(也叫主观有责性),是两要件犯罪构成的另一要件,法益的侵犯性是两要件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非难可能性是两要件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若构成犯罪必须符合主客观两个要件。
1、非难可能性(主观有责性)的概念

  所谓的非难可能性,是指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例如,对没有责任能力的人的行为,对于没有故意与过失的行为,就不能进行责任非难;对于没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行为人,也不能进行责任非难。

2、非难可能性(主观有责性)要件的内容。

  非难可能性是两要件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具体包括故意、过失、自然人主体的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

三、有关针对信用卡犯罪的定性

(一)信用卡诈骗罪的定性
(二)其他有关信用卡犯罪的定性

1、盗窃信用卡的定性
(1)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信用卡后未使用的,其行为不构成盗窃罪。
(2)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信用卡后并使用的,其行为构成盗窃罪。